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惠蓀林場溫泉二日遊_113年協會會員旅遊

DAY1鄒族逐鹿文化園區

逐鹿文化園區大合照

春花三月的季節這麼美,我們一起出去玩吧~~

佑明會員與陪伴者們的遊行,一同欣賞和探索臺灣的美好。

 

鄒族逐鹿文化園區 大合照

圖片說明:地板是中間有圓形區塊,設計了跳躍的鹿的剪影圖形。以這個圓形為中心,向外以石塊排列的地板。會員們沿著中心圓的外圍站立成兩排,背後是以矛草做屋頂、竹子做牆的鄒族特色建築,沿著圓弧建築成為攝影的背景,竹子外牆裝飾了跳躍的鹿的剪影,招牌是一面石板刻有「逐鹿文化園區」的字樣。

鄒族逐鹿文化園區位於阿里山國家風景區觸口轆子腳,鄒族祖先稱為「Poftongveoveo」,意旨為追逐狩獵梅花鹿的地方。是一個具有鄒族文化特色的園區,來到這裡也要體驗一下原住民的文化活動,大家一起來體驗手作搗麻糬吧~~

在導覽員的帶領下,我們移動到園區裡的優格哇舒劇場,劇場是一個鋼梁結構建築。我們在一旁的半開放式的空間,有屋頂不耽心雨淋日曬,同時感受到戶外自然環境的微風和山間的氛圍。

活動中安排了兩組搗臼,現場有導覽員還有一位助教一起教學講解搗麻糬的活動,講解後會員們一一上前,在導覽員和助教、陪伴者的協助下體驗搗麻糬的樂趣。體驗搗麻糬之後,大家一起享用口感QQ香甜花生口味麻糬吧~~

DAY1 搗麻糬示範

搗麻糬示範

搗麻糬示範圖片說明:中央是身穿紅色上衣土黃色護腿原住民服飾的成年男性導覽員,講解雙手要握在搗杵的位置、腳要一前一後的站立方式。會員們坐在前方聽講,一旁有陪伴者用手機拍下導覽員的動作。

搗麻糬體驗

導覽員的教學示範之後,就是大家上場體驗的時間了,一起來合作搗鼓好吃的麻糬吧。

 

搗麻糬體驗1

搗麻糬體驗1  圖片說明:畫面中央有頭戴粉色帽身穿桃紅色羽絨衣的女性會員小晴站立在搗臼旁,手持搗杵,導覽員蹲在旁邊,扶著搗杵說明與引導會員手持搗杵如何動作,陪伴者小華在小晴身後協助,其他人在後面椅子上等候。

 

搗麻糬體驗2

搗麻糬體驗2

圖片說明:畫面中央有身穿黑色羽絨衣的男性會員阿文站立在搗臼旁,手持搗杵,導覽員蹲在旁邊,雙手圈出搗臼的區域,說明與引導會員手持搗杵如何落在適當的位置,陪伴者小華在阿文旁邊協助引導。

 

 

搗麻糬體驗3

搗麻糬體驗3

圖片說明:畫面中央是身穿紅、黑色塊運動外套的女性會員淑芬,站立在搗臼旁,手持搗杵,助教單手扶住搗杵蹲在會員前方,說明與引導會員淑芬手持搗杵如何落在適當的位置。

 

 

搗麻糬體驗4

搗麻糬體驗4

圖片說明:畫面中央有身穿黑色羽絨衣的男性會員阿文站立在搗臼旁,手持搗杵向下搗擊麻糬,陪伴者小美在旁邊單手協助,說明與引導阿文手持搗杵落在適當的位置。

 

 

搗麻糬體驗5

圖片說明:畫面中央有身穿深藍色運動外套的男性會員小穎雙手持搗杵,前方助教單手持搗杵協助引導位置,陪伴者小玲和小華站於小穎兩旁一起進行搗麻糬體驗。

DAY1 享用美味麻糬

圖片說明:中央是一盤花生粉和糖粉混合的沾料,大家戴上塑膠手套,以手抓捏一塊塊麻糬,圍著盤子拿麻糬沾裹花生糖粉,吃不完的還可以裝盒外帶喔~

DAY1夜宿梅之林

圖片說明:晚上住宿位於南投國姓鄉的梅之林度假山莊,梅之林度假山莊依山傍水,位在中央山脈緊臨北港溪。住宿的湯屋環境清幽,空間舒適。打開窗戶就是秀麗山景。晚餐後大家聚在卡拉OK區,閒聊喝茶,唱歌休閒,在春雨綿綿涼爽氣溫、北港溪潺潺流水聲、寧靜的山居風情中結束一天的行程。

DAY 2惠蓀林場享受山林芬多精

第二天早上在優美的山林風光中醒來,享用梅之林山莊準備的自助式的早餐。中式早餐有稀飯、肉燥飯搭配清炒山上的鮮甜野菜等小菜;也有現磨豆漿和麵包吐司等西式早餐。吃過豐盛的早餐後,迎著微微春雨前往今天的目標:惠蓀林場。

 

惠蓀林場是國立中興大學所屬四個實驗林場中最具規模的林場,日治時期即隸屬於北海道帝大之「演習林」,歷史悠久,面積廣達7,477公頃,林場高低差異將近2000公尺,所以具備了亞熱帶、暖帶、溫帶氣候等不同的氣候特色,場內大部分的區域保存了原始的狀態,孕育了多樣性的生態系,動植物等自然資源豐富。(摘錄自惠蓀林場官網/關於惠蓀)

 

來到空氣清新、環境自然的惠蓀林場,不管是坐下來悠閒來杯喜歡的飲料,感受森林的清幽,呼吸充滿芬多精的空氣;還是跟著專業的生態導覽員的腳步,走進林場,在鬰鬰山林的擁抱下,學習生態知識,來一場豐富知性的深度之旅,都是很棒的旅遊方式。

 

DAY 2惠蓀林場_導盲犬出任務

導盲犬出任務

圖片說明:導盲犬出任務~惠蓀農場是禁止攜帶寵物入園的,但導盲犬可以陪同視障者一同進入園區喔~~可愛的導盲犬跟著會員小慧一起出來玩囉~~

DAY 2惠蓀林場_導覽花絮1

導覽花絮1

導覽花絮1圖片說明:在樹林圍繞的步道裡,會員們圍著站在中央的導覽員,認真傾聽原住民在野外生活的小趣事。

DAY 2惠蓀林場_導覽花絮2

導覽花絮2

導覽花絮2圖片說明:在有綠樹和石板牆邊步道途中,會員們圍著站在中央的導覽員,導覽員手拿水瓶在葉面倒水,演示姑婆芋葉面吸水的特性,引導會員以手觸摸葉面感受葉脈走向和水份的變化,並說明以「會吸」的台語諧音「會死」來記憶姑婆芋有毒的故事。

DAY 2惠蓀林場_導覽花絮3

導覽花絮3

導覽花絮3圖片說明:背景是有木棧道的小山坡,長滿綠色的植物,畫面前有四個人,右邊的導覽員拿著比人臉還大的姑婆芋葉片,解說姑婆芋與一般芋的差別,帶領會員小憲與小聿以手觸摸、感受芋葉的細部差異。

DAY 2惠蓀林場_導覽花絮4

導覽花絮4

導覽花絮4:圖片說明:背景有一排綠色高聳的樹木,地上是長著綠草、鋪著落葉的森林步道。會員小晴與小薇站在山林樹木的環繞下,陪伴者協助會員體驗蕨類植物的觸感,一同感受林場裡豐富的植物生態。

DAY 2埔里美食 吃好吃滿

中午飄起了綿綿細雨,準備離開惠蓀林場、前往埔里酒廠享用午餐,周一的埔里酒廠遊客稀少,大家飯後在酒廠自由活動、採買美食,台酒花雕雞泡麵、台茶18號紅玉紅茶、風味啤酒等,都是會員們大肆採買的美食。

午後,埔里小鎮著名的feeling18-18度C巧克力工房是最大的驚喜,香醇濃滑的生巧克力、香味四溢的生吐司,都是大家冒著雨也要排隊購買的伴手禮。

好吃好玩、買好買滿,從會員朋友們的歡笑聲中可以感受到這趟旅行的收穫滿滿。

下次還要出來玩

兩天一夜的旅程,會員與陪伴者們一起渡過難得的假期,用身體感受搗麻糬的力道,享受付出勞力、流下汗水,同心協力純手工搗出來的美味麻糬;在山林裡感受與都市不一樣的空氣流動,擁抱山林清新怡人的氛圍,觸摸植物、感受和學習地球豐富的生態知識,讓會員們回味再三、直呼過癮,紛紛許願下次還要一起出去玩。

下次一起來玩吧~~

回到上方